公正高效化解矛盾、定分止争,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责,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年以来,人民法院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经验,从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出发,积极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和诉讼服务能力水平,取得一系列新成效。
建机制、定规则、搭平台、推应用……全国多家法院迅速行动、全面发力、大胆创新,近个“调解工作室”、多个“在线调解室”,将数百万件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
目前,以诉讼服务中心为主体、十大诉讼服务信息平台为支撑的一站式建设总体框架已基本建成,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工作从重点突破向整体跃升不断迈进,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坚持科学布局,强化源头治理,擘画一站式解纷新蓝图
司法是纠纷化解的最后一道防线。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地化解矛盾纠纷是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强烈期盼。
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多次调研诉讼服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新思路、新目标、新要求。年6月,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专题研究人民法院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工作,明确了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和一站式建设的总体要求。
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发布,首次提出“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诉讼服务”工作要求。
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的总框架、路线图、时间表、责任链愈加清晰。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下发跨域立案服务、保全、委托鉴定、律师服务等具体建设内容的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十余份,进一步细化建设要求,便于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迅速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余家法院出台落实细则。一站式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从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到诉前多元解纷,再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这些密集出炉、层面分明、衔接有序的顶层设计,让一站式建设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成熟,充分释放出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的体系化效应。
“本以为要打官司才能解决的事,想不到没出村就调解好了。”这是各级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加快建设以来,当事人发出的由衷感慨。
“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是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人民法院坚决落实“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生动展现。
各级人民法院切实发挥在社会治理中的职能作用,前移解纷关口,延伸服务触角,下沉力量资源,建立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链条,实现纠纷“终端”与诉讼“前端”无缝对接,让大量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
——江苏法院实现“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纳入地方综治考核和社会治理工作绩效监测评价指标%全覆盖、参与“无讼村居(社区)”创建%全覆盖、“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全覆盖。今年上半年,新收一审民事及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8%。
——福建法院创新“嵌入式”“主导式”“云联式”三式路径,今年参与源头化解纠纷同比增加41.66%。
——内蒙古个旗县法院推动旗(县)党委成立个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实现一揽子多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四川法院在全省设立个诉讼服务站、个诉讼服务点,将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延伸到网格化辖区的“神经末梢”。
——新疆法院建立个“枫桥式”法庭、个法官工作站、56个巡回法庭,打造“庭、站、点、员”四位一体社会治理平台。
……
强化诉非对接、多元联动调解,让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终点站”,正在形成源头预防调处化解纠纷的新路径,在基层治理中展现出司法不可或缺的力量。
年,全国45%的中基层法院案件量增幅出现下降,16.6%的中基层法院案件量同比下降。今年,越来越多的中基层法院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案件量稳步下降,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从“只用跑一地”到“一次不用跑”,形成线上线下一体融合调解新平台
能否方便、快捷、低成本地解决纠纷,事关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及社会治理成效。
30天,这是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速裁快审案件的平均审理期限。
从年开始,一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的意见》让繁简分流和速裁快审工作在各级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全面展开。
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审结合、快速解纷……年,1万余名法官速裁快审案件多万件,案件量同比增长80%以上,全国法院平均40%左右的民商事案件在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解决。今年上半年,已有家法院实现案件繁简自动分流,审理周期大大缩短,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跑一个地方就能快速解决纠纷。”这是浙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入驻县级中心”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
在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搭建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物业纠纷、劳动争议、医疗纠纷、商事纠纷、知识产权、行政争议等类型多样的调解工作室,引入人民调解员、行业组织、行政机关、律师等参与调解……多方联动、共同解纷,正是各级人民法院增强诉讼服务中心实质性解纷功能的创新之举。
年,全国法院设立调解工作室近个,多家法院建立在线调解室,诉前调解案件近万件,同比增加66%,立案后庭前调解近万件,同比增长83%。大量纠纷通过调解、和解这样方便、快捷、低成本、不伤和气的方式在诉讼服务中心得到解决。
面对诉讼服务场地有限、人员力量不足等难题,如何最大限度凝聚解纷资源,释放服务效能?
“群众不出户、纠纷线上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法院在线立案、在线庭审、在线调解、在线执行等一系列诉讼服务措施得到社会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xg/1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