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在人类的DNA中一次次留下印记,它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模式,塑造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看到索尼娅·沙阿的这段话时,朋友打来电话,说他的小厂子可能要关闭了,工人不多,也给了大家相应赔偿,以后的路谁都不知道往哪儿走。
年底开始的这场流行病,正在如书中所说,在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模式,破坏也塑造着新的文明。
01
被裁四次,求职俩月,工资减半
今年4月初,朱英豪终于入职了北三环一家小广告公司,结束长达两个月的求职路。
不过拥有四次被裁的经历,朱英豪并没有表现得太开心,他不知道这份工作究竟能持续多久。
果然,仅一个月,就迎来郑州全市“静态管理”,朱英豪独自躲在狭小阴暗的出租屋里,心态接近爆炸,感觉被老天爷针对了。
噩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年回郑州那天?年的疫情?还是年的暴雨?
没人告诉他答案。
朱英豪怎么也想不到,他一个无名小卒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与大时代休戚与共。
年回郑州以前,朱英豪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月薪1.5W,生活很滋润。后来回到郑州,入职地产广告公司,也能拿到月薪1万的收入,算上加班费或者提成,工资跟在北京差不多,他很满意。
年,朱英豪在南三环附近买了套89平小三房,月供近六千元对那时候的他来说根本不是事儿,他内心只有喜悦,对未来也充满希望。
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人总是会对自身和命运过于乐观,殊不知黑天鹅才是常态。
半年之后,疫情肆虐,朱英豪以为刚要开挂的人生,还没起飞就跌落谷底。
年3月好不容易恢复工作,公司业务受损,朱英豪的收入也跟着打折,拼命加班才能勉强拿到1万块钱收入,于是到年底他就辞职了。
本以为噩运能随着年结束而结束,没想到等待他的是更大的黑洞。
年从开始到结束,朱英豪换了四份工作,两次因公司倒闭,两次直接被优化。不停地面试找工作中,公司给的工资也越来越低,别说一万块了,能拿到九千都是烧高香。而且工作量越来越大,原来一万块钱负责两个项目,现在八千块钱就让干三个项目,理论上六点下班,他却从来没在十点前离开过公司,节假日更是想都不用想。
今年过完春节回到郑州,朱英豪最后服务的一家公司也倒闭了,从那之后他就一边投简历、托朋友找工作,一边在家零零散散地接着私活儿干。
“房贷还得还,信用卡也刷了,心里总是慌……”此时的朱英豪失去了前两年的意气风发,总是长吁短叹。
4月份刚入职的公司也是一家广告公司,单休,月薪八千,还完房贷、交过房租后基本不剩俩子儿,原本这样的工作他是看不上的,现在也能接受了。
“有时候去面试,对方就给开四千、五千块钱一个月,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生一个水平,你知道我有多无奈吗?”朱英豪苦笑着说,“面了两三家都是这,我的心理预期也就慢慢往下调,一直抻着不干活儿也不是办法。”
如今又被封在家,朱英豪不确定新入职的公司还能不能挺下去,解封后出去是不是还能继续去上班,听天由命。
年疫情第一年的时候,大部分郑州人尚有能力和财力去抵抗疫情带来的各种不便,人们互相鼓励着加油;年暴雨+疫情重创,很多人半年甚至一年没有收入或彻底失业,生活岌岌可危,却依然在等待触底反弹;年疫情再次大面积卷土重来,生产说停就停,小区说封就封,有些人耗光了所有积蓄和能量,再也无法为自己“加油”。
人生海海,潮起潮落,艰难的郑州人何时才能再次迎来涨潮时刻?
02
三年关仨公司,赔进去一套别墅
老张是朱英豪年的前东家之一,朱英豪在今年4月份找到了他疫情以来的第6份工作,老张则在今年3月份关掉了他的第三家公司,用他自己的话说:
创业三年,赔进去一套别墅都不止。
年过四十的老张是个老地产人了,早年间抓住房地产红利,拉着兄弟成立代理公司干得风生水起。后来业务不断拓展,公司越开越多,顶峰时期是个坐拥五家公司的大老板,手下管着几百号人。
年应该是老张的高光时期。那一年他的业务板块拓展到了代理、策划、推广、电商、自媒体等多个领域;那一年他带着公司高管去海边度假,去沙漠徒步,第一次给员工们兑现了“十三薪”的承诺;也是那一年,他在北龙湖和理想国分别拿下两套洋房,还给媳妇换了辆鲜红色的宝马。
其实那时候房地产形势已经不容乐观,老张还能把公司经营地这么好,是有两把刷子的。
奈何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总被雨打风吹去,老张只风光了不到一年时间,就从高光来到至暗。
跟开发商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垫资、欠款是日常,有时候能为甲方垫资或者能接受最长还款期限,还会成为乙方竞标的筹码之一。
在行业快速发展时期,没人会觉得给开发商垫资有问题,而甲方回款周期在半年以上也是可以原谅的,因为利益诱惑足够大而且那时候开发商也总是有能力偿还各种债务。
但是在年以后,疫情反复捶打,市场购买力受到严重打击,很多人收入减少,买不起房子,开发商卖不出去房子,陷入回款困局;另一方面调控政策紧追不舍,开发商遭遇债务雪球,难以偿还乙方垫资和欠款,导致相关联乙方、丙方接连受灾。
老张的业务几乎都是房地产下游的乙方公司,每一个都承担着开发商的垫资和欠款问题,以前开发商回款再难也总有期限,年以后,老张发现甲方回款越来越难,周期越拖越久,有的项目垫了半年钱以后直接停工了,白干半年活儿不说,还搭上巨大人力物力,赔个底儿掉!
就这样在催款、打官司的无尽拉扯中,老张年先后关闭了推广公司和策划公司,朱英豪就职的是其中的推广公司,不过是在公司关门之前自己离职的。
在相继关掉两个小公司之后,老张看到地产式微,已经做好了转型的准备,先后尝试了电商和餐饮行业,为了培养这两个小公司,老张还花重金请了电商达人、网红达人和四川名厨。
然而年一场大水冲毁了老张刚开业的四川火锅店,疫情反复加上隔行如隔山,电商平台也一直做不起来。
今年3月,为及时止损,老张关掉了电商平台,那批刚入职半年的电商客服也就这样下岗了。
“他们(离职或被裁员工)走了还可以再找活儿干,我没有退路,也没有其他赛道,失败了必须再创业,直到成功。”老张面色凝重地说。
4月底,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宣布解散,采访中,这位美丽的艺术家几度哽咽:“这次的疫情真的是太残酷了,太残酷了,没有了舞台,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
疫情刚爆发的年,《云南映象》也曾遭遇停演危机,那时候杨丽萍豪爽放言“大不了再卖一套房”。时至今日,艺术家的情怀再难支撑团队运转,只能含泪解散。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03
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承担了整个社会80%的就业,是维系民生的重要力量支撑。
但是现在,疫情之下,大量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在艰难地维持运转,而且有很多已经无法运转。
网上有个调查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从现金流角度讲,34%的企业只能维持一个月,33%的企业只能维持两个月,18%的企业可以维持三个月,只有15%的企业能够维持3个月以上。
也就是说,封控超1个月没有恢复生产,就有近1/3的企业会消失,而封控3个月,就会有85%的中小企业面临倒闭。
每个企业背后有十几个、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员工,无法运转的企业一旦关门倒闭,有多少员工,就有多少个家庭收入、生活受影响。那些艰难维持运转的企业,也在通过降薪、裁员来节省开支,同样波及到不计其数的家庭。
上海已经封了一个半月,理论上有1/3的企业已经没了,目前上海依然没有解封,还有多少中小企业奔向火海无法想象,解封后又有多少家庭原地失去经济来源?
这样你就能明白郑州要在短时间内“圈住封死捞干扑灭新疫情”的必要了,郑州经济实力不如上海,但是郑州去年已经经历过一次比上海更痛的伤害,今年坚决不能再来一次!
疫情之下,寒风刺骨,艰难的不是某个人和某个行业,而是各行各业和每个人。
5月4日郑州静态管理后,房地产销售工作停摆,原本卖房最好的时机,因为封控,有的楼盘甚至能少卖1个亿,结果就是房地产行业节奏放缓,从业人员收入下降;本土某龙头餐饮企业也首当其冲,损失无法计算,结果就是从5月开始员工只能发放元的基本生活保障金。
这时候的个人与企业应该放弃对立,互相理解,抱团取暖。企业关门倒闭,个人连生活保障金都没有;失去员工支持和理解,企业将会陷入万劫不复。
疫情已然发生,而且在持续发生,我们能做的只有自救,在特殊生活环境中寻求与疫情共存的生活之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xg/1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