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阴日报 根叔刚接受完《中国企业报》的专访,上周又上了《新华网》的报道,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江阴市委书记周铁根:建好创新载体转换发展动力》摘要
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周铁根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研判江阴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新常态大环境后,观点鲜明地提出了江阴融入国家战略的核心路径,在于将“创新驱动”这篇文章做好。
周铁根表示首先是要把江阴高新区、临港开发区等创新载体建好,有了好的载体,还得以此为依托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围绕主导产业,以企业为主体、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快形成重大创新平台,同时加速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强化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等组织的创新合作,加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发挥江阴的沿江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做强临港特色产业,对长三角地区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产生辐射作用。
“要在全市上下形成氛围和导向,引导企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管理和人才上来,转到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来。”提及如何为创新示范提供保障,周铁根表示,除了政策引导和激励外,还要积极借力市场化金融的力量,推动国资平台的实体化、市场化运作以及建立相关产业发展基金,通过金融与科技的合作来扶持创新体系的建设。
原文链接:
上周,年全国青少年县(区)校园足球整体推进教育管理人员、校长培训,在江阴举行。“一校一球一操”的“江阴模式”备受推崇,新华社、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中新社、体坛周报、新浪、腾讯等多家外媒进行了采访报道。请看新华日报3月20的一篇报道,有着“足球之乡”美誉的江阴的又一次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
《江阴“一校一球一操”校园足球模式成全国模本》摘要
“把足球列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打通足球人才持续成长通道。”16日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再次使校园足球获得前所未有的 据悉,江阴校园足球发展已经推出了“三年行动规划”,今年将创建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0所左右,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逐步推广校园足球文化课程体系、游戏课程体系和教学课程体系,真正“将足球从娃娃抓起”。从今年开始,江阴市财政每年拨付专项经费万元,用于校园足球的奖励、补贴和联赛活动支出、运动伤害保险。
原文链接: 我们大江阴一直致力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这不,《中国文化报》头条报道了咱江阴的公共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江阴公共文化建设走笔》摘要
江阴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公共文化设施,并不是市区内总建筑面积达6.4万平方米的天华文化中心,而是无处不在的微小的阅读空间。早在年,江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以家庭阅读为引领,在全国率先倡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从“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建设到连续18年举办读书节,江阴大部分家庭已拥有1个书柜、2份报纸和册以上的藏书。
江阴的图书馆;提供0多册图书的“桥南小茶”;显露民间力量的“香山书屋”;无不体现江阴的文化精神。当然,江阴的公共文化空间不止阅读,作为江苏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近年来,江阴市对城乡文化设施高起点规划,文化资源配置全范围统筹,空间布局不断拓展和优化,全市15个镇、街道均建成多功能的文化活动中心,所有村、社区均建有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活动室以及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文体活动场地。截至年底,全市已实现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
原文链接: 去年以来,国内“新三板”市场迎来一波“江阴潮”,仅去年底今年初的一个月内就相继出现了6家江阴企业的身影。这样一来,咱们大江阴还不上《无锡日报》?!
《“江阴板块”抢抓多层次资本市场》摘要
至上月底,江阴“新三板”企业达到13家,在省内位居领先地位,成为该市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支“生力军”。
纵览江阴的“新三板”企业,不乏行业单打冠军、科技小巨人的身影。“这也可视作江阴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很多中小企业以“专精特新”的模式闯出一片天地,一方面更大的市场就在眼前,但是另一方面“钱紧”却成为现实难题,“‘企业+科技+资本’成了必然的路径,但是若从银行间接融资成本较高限制较多,于是,挂牌门槛较低且具有承上启下转板机制特点的‘新三板’成了这些企业的首选。”
原文链接: 这周的江阴真是备受外媒 江阴将扩大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覆盖面,新建、改造个公共自行车网点。江阴市规划部门将新建、改建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规划进行了公示,江阴本次规划范围东至东外环路、南至芙蓉大道、西至西外环路、北至长江。规划新建、改造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主要分布在城区大型居住小区、商场、公园等附近区域。规划面积约42.3平方公里,扩建个网点,改造21个网点,共计个网点建设。
按照“从大到小、从主到次”的原则布置,优先满足主城区重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配置,在主街道和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使用高标准亭棚式;在次街道和条件受限区域使用无亭有棚;无法建设亭棚的情况下使用无亭无棚模式,每个网点原则上设置20个锁止器。
原文链接: 最后,“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评选活动中,知晓度最高的5个县市中江苏江阴市也是其中一个,真是棒棒哒!
《江阴成为外籍人才眼中名城》摘要
“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评选日前揭晓。本次评选第一次调查了外籍人士对中国县级市的知晓情况,数据显示:江苏江阴市、江苏昆山市、浙江义乌市、浙江绍兴县、江苏常熟市为中国百强县中外籍人才知晓度最高的5个县市。而上海、北京、深圳、天津、青岛、杭州、广州、苏州、厦门、昆明获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
原文摘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nr/1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