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深藏一位高手18年打造65个江南园

发布时间:2021-5-1 13:58:50   点击数:
江南无界,无界江南但江南历经千百年繁衍凝萃已有很多具象化的文化符号江南园林就是其一眼下,无锡春天脚步临近亭台楼榭间赏花观鱼前不妨先了解一下今天本文的主角——

江南多园林,无锡有好园。

寄畅园的名气自不必说,

仅是4年前逝世的无锡籍园林大师李正,

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园林佳作。

而华雪寒——当代江南园林造园设计师,

从爱好古典文化到自学成才醉心造园,

他的跨界成功是传奇。

△华雪寒在他的博古园中

一座园子,一人神手

华雪寒是无锡人,

在无锡有一座自己的园子,

央视专门来锡拍摄了他和园子的故事,

收录于三集纪录片《玩的是古》,

去年底在纪录片频道(CCTV-9)首播,

片子播出后在文化、园林、设计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叠山神手”的名号,更响亮了。

△央视纪录片《玩的是古》展现华雪寒和博古园的部分镜头这是一座怎样的园子?博古园是它的名字,兰雪堂亦是它的名字,只要华雪寒在无锡,每天都有成批的新老客人登门拜访;园子的图片、视频见诸不少朋友圈和自媒体,在周边邻居眼中,“里面缩微了一处寄畅园一样的漂亮园子。”△博古园

华雪寒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

最早他是名机械工程师,开过一家绣花厂。

但是他喜欢古字画、明式家具和瓷器收藏,

那种对古意的终极追求,促成了他自己造园。

年,就在绣花厂旧址上“博古园”开建,

建墙、筑池、铺砖、叠石……

如琢如磨,这一建竟然就是18年。

△博古园

一啄痴味,一饮人生

从园子逐渐被外界知晓后,华雪寒就忙了,本地园林爱好者、外地有需求方,还有国家文保园林的修复、大型地产项目的园林规划,来请他打造江南园林者众多,研山堂(无锡)蒲园(无锡)麂园(宜兴)钱绍武的九松园(北京)晏园(河北石家庄)抱朴园(浙江慈溪)……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他的造园册子上显示18年来已造园65个,而他也关了自己的绣花厂,专心于园林天地。△蒲园(无锡)△玉园(河南新乡)

这些园林有大有小,其中不乏一些名城名园,

大的占地有数千平方米,用到千吨湖石假山,

这时的华雪寒对造园的感觉渐入佳境,

因精通仿古造园、用石出神入化,始被人称为“叠山神手”。

左-麂园;右-晏园

下-抱朴园

没有图纸,胸中自有丘壑,这是华雪寒造园叠石的特色,他亲自寻访敲定每块太湖石,在现场督导堆放它们的角度,使之能成一幅美妙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耐人寻味,“造园本就是一种文化匠心的集中体现。”△研山堂(无锡)造园日久,渐成痴味——华雪寒对叠石心得已深,“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宋代就有陆游诗赞太湖石的美,后世人唯有真正去造园选石时方悟:大小、形状能契合造园者设计想法,本就难,又能符合环境、建筑肌理,则可遇不可求也。为此,华雪寒为造园常要花数月淘选石头,每个造园工程之于他都是用生命在全身心创作。

△博古园太湖石叠石小品

一个方向,一路前行

如今,华雪寒的“博古园”是网红地,无锡和周边城市文艺圈人士对它青睐有加,各类书画鉴赏、古琴雅集翩翩而至。假山、水池、古建、花木,每个微小之处见雅趣、识通透,在江南园林基因深植的无锡,重温那种心怀山水的情结,继承发展造园中所浸润的文化传统,华雪寒一路前行,且不是一个人孤独前行。

△在博古园聚会的文艺圈人士

中国古典园林惊艳过世界,

留存至今已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园子,

今天的当代江南园林,

正随着国兴民富再度方兴未艾,

它们的发展方向何在?

只是主人的精神家园就够了吗?

△博古园窗前太湖石叠石小品

无疑,华雪寒追求的还有更多,

他希望每一个园子都能达到“可传世”,

它们大致应该有这样的标准:

——或极繁,或极简,但都是独一无二

——堆石叠山、开渠理水,师古而不泥古

——既汇集奇思妙想,又经得起岁月的品读

——咫尺山林,林茂花香,树影婆娑,鱼翔浅底,每个幽静闲适的角度看去,四季都能得享景观之美……

△蒲园鱼池

一园之内,悟自然之美

一园之内,得精神滋养

为华雪寒喝彩,

期冀看到更多更好当代江南园林!

END

记者:陶洁

责编:沛青

校对:小阮

编审:朱琰

来源:江南晚报、苏珈美术馆

晚报君近期精选推荐(戳链接)

最新!清明祭扫,今年无锡这样安排

无锡市司法局原局长刘亚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放假通知!

为美不胜收的新江南园林为痴心投入造园的华雪寒点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zk/13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