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选择星标或置顶,不定期资源大放送!
阅读大概需要5分钟
Follow小博主,每天更新前沿干货
本文来源: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沈婷婷
编辑:募格学术
李清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磊摄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李清泉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准备了两份建议案,一是“关于促进内地香港高等教育双向互补合作的建议”,二是“关于尽快落实和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建议”。
同时,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深大拟在香港设立校区。
深大筹划在香港建立校区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地区,没有之一!”李清泉说。目前,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经办学并快速发展外,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香港城市大学在东莞、香港理工大学在佛山、香港公开大学在肇庆、香港大学在深圳等校区也正在建设或筹备建设当中。
“这样对促进双方的交流很有意义,但这只是单向的,香港的青年学生从中获益不多。”李清泉认为,香港在高等教育领域不能只“输出”不“输入”。他建议,应当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框架下,积极推动内地和香港高等教育更高水平的双向交流与合作。
李清泉说,深大正在研究在香港设立办学机构。如果这一设想得以实现,可以发挥深圳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就近为香港青年学生提供更多适合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发展的课程,解决港澳青年面临的系列困难;也有利于港澳青年就近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客观上有利于香港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
“深圳大学是内地距离香港最近的综合性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有多名港籍学生在深大就读,还有超过1万名深大校友在香港工作,深圳大学也与香港多所大学都建立了合作的关系。”在李清泉看来,深大在香港设立校区是双赢的。一旦落实,将有力推动深港高等教育双向的交流和互动,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落实和扩大在深高校办学自主权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任务,扩大办学自主权对于推动深圳本土高校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更具有特殊意义。李清泉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出台有力措施,支持深圳尽快开展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的试点试验示范,加强对深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机制化制度化支持。
“深圳大学去年总的科研经费超过了15亿元,我们有近名博士生导师,但受到名额的限制,去年招收的博士生只有多名。这其实是一种浪费。”李清泉说。“博士生招生名额受限只是一个例证,说明深圳的高校需要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李清泉呼吁,深圳应该在探索办学自主权方面,承担起先行示范区的应有责任。
以何种方式赋予深圳高校哪些自主权?李清泉建议,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高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办学自主权,如赋予博士硕士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权、推动研究生招生计划与招生录取方式改革试点、支持扩大本科推免生比例、优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审批程序等;建议以制度化方式,给予深圳高校充分改革探索的空间。
在服务深圳发展中赢得自身发展
深圳大学从建校之初,一直在探索改革开放的道路,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军、教育改革的亲历者,深圳大学见证改革开放的同时更受益于改革开放。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大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与目标。
“如今深圳高等教育已是多元化发展,深大的未来,不仅靠的是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为深圳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李清泉认为,“学校的发展不能脱离城市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一定在贡献当中来求得自己发展的机会。”
李清泉表示,深大在“十四五”时期将聚焦在大数据计算理论、核技术安全、深空深地深海、未来城市、人工智能、光电与凝聚态、生命健康、新型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高峰学科,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
李清泉透露,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深圳大学创建十大湾区研究院(已建立5个湾区研究院,目前正在筹建5个)。深大学科布局主动对接深圳产业发展需求,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优势学科与腾讯、华为、大疆、迈瑞等世界一流企业深度合作,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已进入国内第一方阵,稳步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
李清泉希望,未来能在学科建设上实现“从高原到高峰”,打造一批在国内乃至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学科,为城市的发展作贡献。跑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大加速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sj/1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