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香港,赌王何鸿燊于去年5月26日离世后,终于过了一年多时间,在今天(30日)正式下葬。
二房儿子何猷龙捧着父亲的遗照,身旁有三房儿子何猷启、四房儿子何猷亨以及何猷君,女儿何超仪及老公也在现场送别。
图源网上图源网上图源网上图源网上据称,赌王落葬于家族墓地昭远坟场,墓地在其父亲何世光及母亲墓地旁边,长房女儿何超英墓地也在附近,面向无敌海景有树荫,景致优美,费用预计约万港元。
很多人看到这则消息未免诧异,以为赌王早已下葬,事实却是一年后才正式落葬。对此,香港媒体原文为:
由於風水師指年未有適合日子安葬,所以賭王的靈柩在上年7月17日移送到東華義莊暫存,留待再擇吉日下葬於家族昭遠墳場。
这样看来,正式下葬的时辰等都是经过风水师算过的。
其实这事很简单,香港一带的富豪,都非常热衷风水之说。尤其像赌王这种家族对于下葬这类大事,经指点,挑选时日,都是非常正常的。
被唯物主义者嗤之以鼻的迷信或风水,是他们行事的参考书。
香港人热衷风水
我们国内奉行的都是唯物主义的教育,所以风水师在内地似乎并不成气候。但在香港,当地人的生活种种,总会牵扯上一点风水文化。尤其是富豪金融界的人士。
大多数港人相信,香港之所以经济繁荣,乃是得益于香港的好风水:维多利亚港风平浪静,东西两边都有山脉阻挡,好像一个大的聚宝盆,香港的财气就是从这个聚宝盆而来。
香港维多利亚港在金融圈的都知道这么个说法,都说香港这个布局是比九曲来水,号称能留住整个香港的财气,这样能够形成两个聚宝盆。
曾经CBD大厦之间的风水battle就很野很直白,为了对抗形如尖刀的中银大厦所带来的煞气,汇丰银行还特意在楼顶架起了对着中银大厦的大炮。据说某日,这台大炮被台风刮偏了方向,对准了渣打银行,吓得渣打银行马上给汇丰发了律师函。
而在香港最知名的富豪与风水师之间的故事就是李嘉诚与陈伯。
年,30岁的李嘉诚与33岁的陈伯,无意间碰到一起,两个年轻人有意无意开启玩笑。当时的李嘉诚还不是超人,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商人。对江湖术士多少有些抵触。陈伯说:“你希望将来拥有多少财富,你就满足了?”李嘉诚:“我能有三千万,就很满足了。”仔细观察过李嘉诚的陈伯,没有开玩笑的说:“你命里的财库不是平的,是漫出来的,你将来必定成为香港首富!”
而之后的李嘉诚,确如陈伯所说,平步青云,在几次经济危机中,都积累起来巨额财富。不知道赚了多少个万,常年霸榜亚洲首富,被人称为“超人”。李嘉诚居住的半山别墅,也是请陈伯看的风水,才搬进去的。陈伯还曾经何李嘉诚说,你至少能活到96岁,要把财产分配给两个儿子,免得向其他富家子弟那样,为财产打架,这样可以防止以后自家人打官司。
李嘉诚的财富越积累越多,更是把陈伯当座上宾,事事请教,俨然成为了李嘉诚的御用风水师。陈伯也就此声名鹊起。
但如果你说他们的话是不是完全都准呢?这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曾绑架过李嘉诚之子的香港第一悍匪张子强,在绑架之前也曾询问过陈朗,陈朗说他会赚很多钱,但是赚完钱必须离开香港。后来,张子强听从了他的话,赎金到手后离开香港,却在内地被警察抓住。
这一次,陈朗的话并没有灵验,他并不是万能的。
我们看到的大多是“灵验”的大师故事,没有结果的故事往往不会有太多人能记住。但是,行业中确实不乏有精通易经和规律的大师存在,对于风水这件事不能一概而论。
香港经济那么繁荣科技那么发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风水算命呢?
对港人来说,风水既不是迷信,也不是科学,而是一种商业文化,而这种文化已渗透到人的骨子里,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不论贫富贵贱、阶层职位,投资做事先不看预算,而是看风水。
这一切就要追溯到香港的历史文化。
香港自古所受的战乱不多,传统习俗或文化保存得比较完整。近百年来又一直是个移民城市,由很多外来人口到港口谋生发展演变而来,其中潮汕人、福建人、客家人是最多的地区!这三个地区的人自古以来就是重鬼神祭祀、命理玄学、风水地理。且南方长期盛行信奉道教,宗教氛围比北方要更加浓厚,看风水的民间习俗已经根深已久。
特别是商人,在商业的运作中,总会偶然出现不可控力(如时代经济运行的大规律或意外事件),就很容易会让商人相信命与运对自己的重要性。商人越是赚钱越是想预见自己经后的商业命运,想改变时运,想让自己的人生更一帆风顺。那么风水师们似乎承袭了古代街头算命瞎子们的占卜神秘性,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希望。
当富豪们在物质满足之后,就会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求稳不求快。风水师又恰好可以安慰富豪们有钱且不安的精神和心灵。
风水师麦玲玲所以,即使经历了长达百年殖民统治的香港,明明充满了西方的文化和色彩,而香港人却反而是对中国传统的风水命理文化特别浓厚与尊重。
总的来说命运这回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是也切记不要什么都寄托命运!
我们总会听到许多励志的鸡汤故事,比如“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努力”这个词在学习中基本就是投资和回报成正比的。但步入社会,人生诸多机遇,非努力所能达到。机遇不是求来的,更不是奋斗来的,所谓可遇而不可求,不预设,不作自成,不求自至。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lm/1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