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膳食要平衡进补须科学天气炎热

发布时间:2015-10-31 14:20:14   点击数: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是夏秋交替之时,古人一直非常重视这个节气,民间有着各种文化生活风俗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日或9日立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有哪些民间风俗?立秋后特别是在今年“烧烤”模式下要注意些什么生活方式?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宋朝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看看现在锡城的街景,有些大树的叶子已枯黄飘落,似乎提前进入了秋天,不过这可不是天气转凉引起的,而是天气太热把它们热坏了

除此之外,无锡江南晚报古人还有立秋日戴楸叶、秋水吞食小赤豆的风俗此外有些地方还流传一种叫“香薷饮”的中药药方,由香薷、白扁豆和厚朴三味药组成,人们在立秋前一天便纷纷到药铺买好这些药,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当代专家说,这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它可以起发汗、解暑、健脾、利湿之效,对治疗夏季中暑、头晕、呕吐、腹泻等效果显著,可以拿开水泡,代茶饮

立秋后膳食要平衡进补须科学

古人从朝廷到民间都重立秋

民间还素有“贴秋膘”、“啃秋”习俗但如今天气炎热,本就忌食大鱼大肉,“贴秋膘”不需要,那就剩下“啃秋”了江南地区在立秋这天有“啃秋”的风俗,也就是吃西瓜,也称为“咬秋”,人们对这种习俗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市民华老伯说,过去立江南晚报发行部秋后天气凉爽,西瓜逐渐下市,“啃秋”有告别的意思在里面,再者过了立秋,天气凉了再吃容易拉肚子,对肠胃不好

也有专家建议,从中医学角度讲,秋季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多吃清润甘酸的食物比较好酸味水果中滋阴润肺的效果明显,含酸性物质种类最多的当数山楂,它能帮助消化、防止脂肪堆积、延缓衰老;葡萄则含有大量葡萄酸、柠檬酸、苹果酸等,除了生津止渴,还有补血、强心、利尿的功效大家还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品,如银耳、莲子、杏仁、核桃、芝麻、甘蔗、白萝卜等(王京)

和过去的传统不同,近些年来立秋后气温仍然偏高,西瓜这种水果人们还可以吃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现在生意特别好,买西瓜的人特别多,越是高温卖得越好”尽管价江南晚报广告部电话格并没有下降,新村里水果摊便宜的西瓜都要2.5元一斤,但买的人还是很多市民李小姐说,她家现在基本上隔一天一个西瓜,虽然贵了点,可家里人都喜欢吃,这个夏天下来光水果一项费用就要上千元了,只有等到天气凉下来,才会考虑控制消费

锡山区西瓜种植大户蒋先生说,目前本地瓜很受市民青睐,目前零售价是3.5元一斤,价格坚挺蒋先生介绍,和过去不同,从5月份上市一直到10月底下市,大家可以吃上半年时间的西瓜一般西瓜要40-45天才能成熟,但现在天气炎热,只要28-35天就成熟了,等到时间再晚一些,气温降一降,西瓜的口感会更好更甜

“贴秋膘”渐淘汰“啃秋”少不了

天气炎热,西瓜固然是消暑的佳品,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制适量食用市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周群燕2015江南晚报订报卡提醒大家,西瓜是大寒的水果,吃多了容易引起胃寒、腹泻等病症周医生建议,市民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饮食有的人体质偏寒,寒性的水果自然要少吃或者不吃,就像大热天有的人喝热水才舒服,而有的人喝冰水没有关系

周医生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平衡膳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食物品种越多越好,这样营养素就可摄入多一点、均衡一点;另外高温天还是以清淡饮食为主,甜食少吃一点为好;滋阴防燥现在也可以做起来了,夏天大家常吃的百合绿豆,也能起到这样的功效总之一点,最好吃顺应季节自然生长的食物,少吃反季节生长的食物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zk/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