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抗疫战,终究还是他们扛下了所有

发布时间:2024/1/12 18:00:00   点击数:

从去年年底放开后,距今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在此期间,各地都开始经历了病毒第一波冲击。

类似北京等城市更是遭遇了此次放开后所承受的压力,一些老人陆续离世,使得这场抗疫战,显示出了残酷的一面。

面对这场抗疫战,终究还是医护人员扛下了所有。

放开后一度出现了缺药现象,这说明放开前准备不足,也错误的预判了形势,医院人满为患。

医院里也没有退烧药可开,更不要说大街小巷的药店了。

一时间,退烧药是一药难求。

这就像打仗的士兵,手里有枪,枪里却没有子弹,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最后战士们只能兵刃相见。

有什么药上什么药,这就是当时的情景。

直到后来随着药企加班加点的工作,才使得药物紧张情况得到了缓解。

但随之而来的是医护人员出现了严重不足。

这种不足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看病的人太多,同时广大医护人员也“阳”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带病上岗就成为了某种硬性要求。

只要你还能上战场,你就必须要端起枪冲锋。

以至于我们看到一些医护人员自己咳嗽着也要为患者看病,甚至自己在输水却也要为病人输水。

这已经和很多人所想象的钱多钱少没有任何关系了。

这关系到作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责任和良心。多少钱,也换不来自己的生命。

但大敌当前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作为一名上战场的士兵,不可能当“逃兵”,必须要勇往直前。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哪怕没有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何况广大医护人员呢,自然知道大敌当前不能退缩。

为此,上海市给每位医护人员发了元,这就是最好的安慰,也是最应该的奖励。

除了医护人员“带病上岗”外,北京还要求招聘离退休医护人员上班。

这其实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很多离退休医护人员本身就是老人了,可能同样是需要救治的对象。当然,终归还是有一些离退休医护人员可以上岗。

但这肯定不足以对抗此次的病毒来袭。

于是,医院都自发地将其他科室医生调到发热门诊进行增援。

调到了最后,也就逐渐演变成“全员内科”。

也就说无论外科、骨科、神经科、妇科、儿科等等,这时都变成了“内科医生”,也可以说是“呼吸科医生”。

凡是能够参战的医护人员都必须要参战。

这也就是我们国家了,放在其他国家想都不敢想。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

你不是内科医生,你怎么可能去做内科医生才能做的事,这是超出执业范围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超出自己执业范围,必然是不能做的。

也正为此,我国的强大和一定的优越性在此时就可以看出了。

全员内科,无异于你炮兵也好、空军也好,海军也好,抑或你是炊事班的也好,还是后勤服务人员也好,这个时候你可能都是“步兵”。

你必须服从命令,必须端起枪来战斗到底。

虽然这种行为存在一定风险,或者如果哪位患者较真起来,都有可能让医生非常被动。

但非常时期非常策略,也相信广大善良的患者不会为难我们的医生,更不会将责任推到医生的头上要和医生打官司,让医生为此承担责任。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不少老人不幸离世,可也有很多医护人员牺牲了自己。

如果没有这些医护人员,可能离世的老人会更多。

在这场战争中,广大的医护人员就是最可爱的人,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任何人的诋毁或者对医护人员的诬蔑,我们都应该感到耻辱和鄙视!

希望更多省市能够在战争结束时,像上海那样多发钱给医护人员。

直接拿钱来奖励他们,或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也是最好的慰藉!

声明:载发此文出于更多分享,不做商业,不代表机构立场,如有相关事宜,请及时联系侵删。同时欢迎来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zk/16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