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这里是南明公安分局……”
“骗子!还想冒充警察,我刚刚才接到公安局的电话,说你们是假的!”
“您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请你不要相信……”
“不要说了,骗子!”
嘟嘟嘟……
5月11日,南明公安分局涉网侦防分中心从预警劝阻人员名单中发现市民王某多次接到涉诈电话,民警立即电话联系到本人进行劝阻,但王某并不相信民警的真实身份,反而挂断了电话。
这样的情形,南明公安分局负责预警劝阻的民警经常遇到。为了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他们坚持不懈:市民不接电话,那就接着打;打不通,就上门劝解。
王某挂断电话后,民警意识到他很可能遇到电信诈骗,于是上门找到王某,当面表明身份并向王某分析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手段。听到民警的描述和自己的遭遇如出一辙,王某这才相信自己遇到了骗子。
王某说,5月10日晚,他接到自称是市社保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其医保账户有非法报销的嫌疑,要对其名下社保账户进行冻结,并给了王某一个所谓“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警官”的联系方式,要求立即与对方联系。
听到自己涉嫌犯罪,王某有些害怕,他按照“工作人员”给的电话打了过去。电话那头,一名自称是普陀分局刑侦大队民警的人告诉王某,其账户涉嫌一桩洗钱案件,并表示只要他愿意配合,一定会帮助其洗脱涉案嫌疑。
随后,该“民警”要求王某下载一个“安全防护”软件,并开通一张新的银行卡作为“安全账户”,再将现有资金全部转入其中。这个所谓“安全防护”软件实则是屏蔽软件,让真正的公安民警无法联系王某,方便诈骗嫌疑人进一步行骗。
了解情况后,南明公安分局民警告知王某,他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切勿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并向王某分析了该骗术,王某认识到自己险些被骗,最终避免了财产损失。
民警在上门对预警对象进行见面劝阻、开展宣传工作时,会帮助其在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深入开展反诈宣传,帮助辖区群众提升防诈意识和反诈骗能力。
南明公安分局提醒广大市民,电信网络诈骗距离我们并不远,大家在接到自称公检法机关的来电时,一定要再三核实,如涉及金钱交易的,都是诈骗。
为进一步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南明公安分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一步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警劝阻工作,推动预警劝阻工作实现模块化、规范化,实现分局侦防分中心、派出所两级联动快速预警劝阻,切实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自4月开展预警劝阻工作以来,共成功劝阻人,帮助市民避免了损失。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李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xg/1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