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所以在行政诉讼对举证要求,而不是随意举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一、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
1、原告起诉时首先应当证明的是,其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解释:证明我有权提起诉讼)
例如:
张三的房子被违法强拆了,张三去维权,需要拿出证明房子是自己的或者是继承或者是租赁的房子,总之,要证明自己与被拆房屋有利害关系,而看见房屋被强拆的过路人李四不是强拆房屋的利害关系人,没有权利去起诉。
2、证明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解释:证明该侵权行为发生了不是虚假的)
例如:
相关部门拆了张某的房子,如果要提起诉讼,那么,张某就要证明被拆的房子是自己的合法房屋,需要有相关证件来证明,比如房产证,土地证等;
另外,还要证明是哪个部门何时何地拆了自己的房子,可以是收到的相关部分送达的相关文件、强拆涉案房屋的照片和视频等等,不然,张某只说自己的房子被拆,却不知道谁拆的,这种情况总不能随意找一个行政部门去问责;
最后,提出的行政诉讼案件要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3、证明起诉符合起诉期限的规定。(解释:提起诉讼及时举证不能“拖”)
例如:
张某的房子被强拆了,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有效期限是:自知道自己合法权益被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如果是过了这个期限,才想起来维权,则法院不予受理,过期提交的证据,法院也不会采纳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解释:你凭什么说“我”不作为,你申请了吗?要有证据)
被告不作为行政案件,是指应当由原告申请行政机关作为或者由行政机关依职权主动作为而行政机关不作为的行政案件。
例如:
张某的房子被拆之前,当地相关部门应该主动将征收信息进行公示却没有公示,那么,张某可以起诉行政机关不作为,但是对于那些应申请才能看到的信息应该先申请,申请书作出并提交后在法定期限内不回复的,这时可以凭借申请书,提起行政诉讼。
三、原告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而造成损失的事实及损失程度。(解释:可以赔偿损失,但不能你说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要有证据)
原告提起行政赔偿诉讼,都要对因受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而遭受损失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即举出证明损害事实的发生与存在,损害的程度、损害赔偿的依据等方面的证据。
例如:
张某的房子被拆,房子里的物品被掩埋毁坏,这时,张某说自己有几百个价值连城的古董被毁,请求赔偿,但是空口无凭,怎么能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如果张某有房屋被拆毁前的室内照片和财产清单和被拆毁时的照片或者视频证明则更有说服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以上是关于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的全部内容,如果您需要提起行政诉讼,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做出准备。大多数维权人在寻找证据方面可能会无从下手,或者存在疏漏,为了能顺利维权,最好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编辑
利娜;运营
利娜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sj/1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