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几年民间借贷等债务性官司的井喷式爆发,不管是作为借贷人还是担保人,很多人都被卷入到了这个大漩涡中,如何确保自己的财产不被拿走,很多人就动起了法律的歪脑筋,制造虚假借贷手续把财产转移到亲戚朋友名下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这样就出现了“打假官司”的情况,虽然这样可以一时确保自己的财产不被拿走,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一旦败露,后果是很严重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具体说说“打假官司”的法律后果。
针对“打假官司”,其实我国法律很早就有规定,只是以前这方面案例比较少,不被人重视,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后,社会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的传播速度比较快比较广,从国家层面上已经开始对虚假诉讼开始严厉打击,从罚款到严重的判刑,相信大家都看到过相关的报道,那么到底什么是“打假官司”,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详细说。
“打假官司”在法律上的学名叫虚假诉讼,说白了就是你这个纠纷是假的,骗法院拿到一个合法的法律文书,一般就是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一定的规避债务的目的,和自己的亲属或者朋友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起诉,利用法律的强制性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别人甚至国家的利益,也就是说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假的,开始都是违法的,虽然通过法院的判决时合法的,但是是通过不合法的手段骗取了法院的合法判决,所以说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违法的。
那么“打假官司”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呢,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大家注意是刑法,也就是说已经把“打假官司”上升到刑事高度,刑事就意味着有可能坐牢,这个相信大家都知道,的确是这样的,针对“打假官司”,刑法明确规定可恶意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且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中判刑这一块还细化了,对于一般的情节轻微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情节严重的,最高可以判到七年有期徒刑,同时还规定,对于公职人员才能与的,从中处罚,这里的公职人员主要是说的司法工作人员。
从法律规定我们不难看出,法律对“打假官司”的处罚力度是非常大的,起点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大家在打官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对于“打假官司”,在大家的认识中还有作伪证什么的,这些不能和虚假诉讼混为一谈,“打假官司”说的是你这个官司本身就是假的,做伪证那是为了证明这个官司的某个事实,而且伪证一般就是罚款,很少上升到刑事高度,这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
那么生活中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呢,发现自己的债务人通过虚假诉讼规避债务,损害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搜集证据,及时的报案,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nr/1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