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效俱佳的高质量主题出版全流程运营策

发布时间:2021-5-8 16:03:09   点击数:

摘要:本文以“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丛书”为例,通过解读该丛书在提前规划、统筹布局,选题策划、彰显主题,选择作者、权威名家,编辑投入、深度加工,宣传营销、贯穿始终等全流程运营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做好高质量主题出版的前提、关键、保证、基础、途径。

关键词:高质量主题出版全流程运营成功案例

中图分类号:G

“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丛书(十三册)”(以下简称“复兴之路丛书”)是广东经济出版社历经4年精心打磨、双效俱佳的主题出版重大工程和社科类学术精品,以厚重的价值和显著的效益立于出版高地。

该丛书是国内第一套全面系统总结回顾、阐述研究我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丛书。丛书自进入出版规划阶段以来可谓荣誉纷至:①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②获得年国家出版基金支持;③年4月入选由中宣部、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的20种(后增加到22种,地方出版社只有6种)迎接党的十九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④年1月,入选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获奖教材(精品教材)。

“复兴之路丛书”双效显著,影响突出。丛书全套13册定价元,出版后,全部图书都多次加印,总印数12.6万册,总码洋接近万元。其中《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大国根基——中国农村改革40年》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的月度畅销书榜,《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入选第一财经·摩根大通年度金融书籍;《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一书印次达19次,印数达5万册,码洋达万元。该书直至年仍在重印。被山西、江苏、海南等地选为党员干部培训教材或青年推荐读物,或被企业团购作为员工学习读物。同时,丛书中的一些单本也实现了多语种输出,输出到了新加坡、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越南等国,向国内外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该项目还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共计万元,并被国家出版基金办评为“特别优秀”项目。

当前,主题出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支撑和理论指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加强内容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内容生产中不可或缺。做好主题出版,出版人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做好主题出版,就是要做到高质量主题出版,这应成为出版人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这个目标应体现为把内容建设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突出思想内涵和价值导向,且具有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相结合。

本文以“复兴之路丛书”为例,在选题策划、组织书稿、编辑出版、宣传推广等全流程运营上作一个总结,从实证角度对主题出版如何取得双效俱佳的策划思路及方法进行探讨。

一、发挥优势,提前规划,统筹布局,是做好高质量主题出版的前提

出版社要抓住热点,把握先机,尽早谋划统筹,全程精心打磨,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社领导亲自策划选题,整合全社资源,高举高打,才能做好重大活动节点大型丛书。

(一)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走专业化主题出版道路

地缘优势集聚了某个特定区域独有的出版资源,具体表现为从选题策划、组稿到内容加工等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产品独树一帜,特色显著。广东始终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它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沃土。在这里,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也是在广东首次提出。年12月,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广东考察。他指出,这次调研是他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第一次到地方调研。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宣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广东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东经济出版社位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植根于改革开放的热土,对改革有更为强烈的责任感和政治担当意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在出版上也要先行一步,多年来,广东经济出版社围绕为改革开放鼓与呼,在全国率先策划出版反映改革开放及深化改革的图书,并产生较大影响。

专业化是有效的竞争手段,可以准确确定目标并高效实现目标。广东经济社是一家以经济理论、企业管理为主要出版方向的地方专业出版社。多年来,广东经济社围绕改革开放的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如早年推出的《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十本经济学著作》、“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位经济学家丛书”等,近年来出版的《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走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纲》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年的积累,使该社建立了一批国内顶尖的专家队伍,为丛书的成功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前四年策划,占领出版先机

众所周知,我国出版业优质资源有限,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选题重复严重,优秀作者资源不足,报批手续繁琐,重大选题还要备案。项目如果启动晚了,会给组稿带来很大困扰,影响及时出版。尤其是年度主题出版,出版时效性很强,须在重大活动时间节点推出,“复兴之路丛书”的成功出版,首先在于提早谋划,抢占先机。

本套书的策划缘起于年。年也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再过几年,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出版人,我们一方面深刻感受到了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汹涌澎湃,一方面也在思考着,在这场大变革中我们出版人应该如何有所作为。

年春节期间,我们在拜会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时,拟请他组织一套总结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型丛书,他答应了,同时建议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具体负责。7月23日,我们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迟福林院长就双方合作出版事宜进行会谈。在坦率及充分的沟通中,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合作出版一套全面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光辉岁月,展望中国未来改革开放前景,献礼十九大和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集权威性、前瞻性于一体的改革资政精品图书。

丛书自年初开始策划,历时4年得以完成。虽耗时久长,但由于丛书启动很早,所以在全国同类图书中出得最早,而且体系完备,内容全面,品种齐全,抢占了市场先机。年9月就已经推出第一批,在年5月全系列丛书13个品种都已经出版完成。尤其是《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作为重大选题向原总局报备,由于送得早,抓得紧,半年左右即审读完成。后来临近庆祝活动,同类书稿激增,审读时间拖得很长,甚至不得已中止出版。当时市场上有关改革开放40周年的题材有73种,主打地方区域类的有23种,主打教育类的13种,剩下的只有37个品种,我们占据了13个品种,品种占比35%。

(三)重视细节,缜密规划,精心打磨

慢工出细活,由于我们启动得早,所以有充足时间细细打磨。4年来,编委会分别在北京、海口召开了4次大型的编委讨论会,小型编委讨论会更是不计其数,对丛书的写作主旨、主题、结构、体例、框架及作者队伍等进行了精心策划及论证。

年10月,中改院提出了初步的策划方案。最初丛书拟为8本,后增加到18本。年5月13日,丛书编委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并召开本丛书的第一次专家座谈会。魏礼群、高尚全、张卓元、迟福林等到会,专家主要讨论了丛书的定位、每册主题及选择主编等问题,明确了选题的思路与原则,既要有时代性、前瞻性,又要有学术性、理论性,既要有全面性,同时也要有操作性,不涉及那些难以把握与把关的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们提出了市场化的目标,即根据读者需要,提高可读性。年11月1日,丛书编委会在海口召开了第二次编委会会议,一些知名媒体的主编参加,主要讨论丛书名称和表现形式,有的专家建议丛书名参照美国的断代史历史名著《光荣与梦想》,写作风格也参照其纪实手法,具有可读性。年4月15日,丛书编委会在北京召开第三次编写工作会,就丛书的主题、具体书目及作者、写作要求及体例、出版时间安排等进行了落实,会议确定丛书按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划分,为12分册,丛书名采纳了迟福林老师的意见,确定为“复兴之路”。这个名称在评审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时还有些争议,有的专家建议改成“改革之路”,现在看来确定为“复兴之路”是正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闭幕后的新一届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向世界庄严宣示:“我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改革之路,也是复兴之路。

《先行者的探索——广东改革开放40年》是后来加上去的。我们认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故向编委会提出,并得到编委会同意。

年6月19日,编委会在北京召开统稿会,丛书主编、作者及各书的责编全部参加了会议。鉴于丛书列入了国家重大主题出版工程,编委们提出加强内容导向把关的建议,如丛书要把政治性放在第一位,政治性与客观性相结合,书稿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要以中央历次决议为标准等,丛书编委会主任魏礼群认为,丛书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向十九大献礼,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要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读者负责,在政治方向、学术方向、理论方向上,要和中央保持一致,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使其成为传世之作。

二、强化内容建设,凸显主题意义,是实现高质量主题出版的关键

紧扣新时代脉搏,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凸显主题出版价值。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改革开放在服务大局的主题出版中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但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因此,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研究解决改革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既是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课题,也是出版者的社会责任。“复兴之路丛书”一是全面回顾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系统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改革决策、重大改革理论突破的历程,展现了改革开放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二是总结改革开放实践孕育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体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号召为指导思想,站在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上,以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难题为导向,同时预判中国未来全面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对策性和思想性。

三、汇聚一流学者,占领学术高地,是实现高质量主题出版的保证

“复兴之路丛书”采用了主编负责制,都是名家领衔。如丛书主编魏礼群,副主编张卓元、迟福林,对外开放分册主编隆国强、计划投资体制分册主编郑新立、社会体制改革分册主编宋晓梧、文化体制改革分册主编蔡武以及其他分册主编,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是各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或学者型官员,或者是改革开放相关政策、相关决策的参与者、制定者。一流的学者大大提高了丛书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书中大量体现了作者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些选题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空白,比如李晓西的《绿色抉择——中国环保体制改革与绿色发展40年》,填补了研究我国环保体制改革创新历史的空白。年习总书记通过中央电视台发表元旦贺词时,书桌上摆放的李晓西教授《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与国家“十三五”规划方案一同出镜,引起国内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nr/13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