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人说,跟谁谁和解了,或者新闻上说谁和谁经过法院调解怎么这么样。还有的人说调解书的效力比判决书还大,真的是这样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不知道大家看见没,之前的王某跟自己的原公司的官司一直没有结果,但是就在前段时间赵某(李某原公司的掌权人)与王某在官渡人民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和解。普通人不知道和解和调解两个词的含义,但是学法律的人可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原委。
当时也没了解到也并没有说双方到底是和解结案的还是调解结案的,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在普通人看来,和解和调解甚至觉得判决都差不多。一般我们认为判决书的效力比调解书高,其实两个差不多,或者说他们效力相同。
调解书与和解书的区别
1.行为主体不同。和解是当事人自已协商,解决纠纷;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2.法律后果不同。和解协议靠当事人双方自觉履行,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的执行根据;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是否选择和解是其权利,应当尊重当事人对自己诉的处分和对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条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首先说,调解书,法院也是有指标的,调解结案的指标啊。而且我们中国传统向来就不喜欢对簿公堂,毕竟大家都是要脸的人,所以民事案件一般都会先进行调解,双方实在调解不成的,然后进行判决。这样也是起到了节约司法资源的目的。
如果是调解结案的,原告可以拿着调解书申请强制执行,这一点跟判决书是一样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审判决是可以上诉的,但是调解书不能上诉,只能申请再审,并且拿着调解书申请再审也是有限制的,要拿出证据证明调解并非自愿,才能申请再审。
但是如果双方只签了和解协议,还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必须要法院制作调解书才行。调解书是双方当事人充分行使处分权的结果,当然也就不能上诉。
很多被告喜欢以调解书结案,就是这个原因,一旦调解书结案之后,原告不能上诉,也就不能二审,节省了很多时间。所以如果有官司在身的,一定要想清楚,到底是想要判决书还是想要调解书。
总结来说,和解是自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而调解则是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
和解协议是需要双方自觉履行的,而调解书则具备强烈的法律效应和执行力。不管是和解还是调解,想要在双方协商过程中获得足够的优势,都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律师,做好证据整理、权利申诉等各方面准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js/1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