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民盟江苏省委开展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全省广大盟员纷纷响应,积极投稿。短短一个月内,盟省委就收到多篇(幅)回顾民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光荣历程,抒发爱党爱盟之情的优秀作品。现选取部分佳作分期推出,以飨读者。
文学作品选登
作者:王维婷,年8月出生,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授,民盟徐州市委会常委、民盟泉山委员会主委、江苏省省政协委员、徐州市政协常委、泉山区政协常委。
这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我是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
春意盎然,窗外的树叶开始长出嫩绿的新叶。春花烂漫,我重又返回校园,开启新的教学。“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在诱人的茗香中,我捧读着《我与民盟》征文启事,思绪慢慢地开始飘远,柔柔地在心海绽放、斑斓……初心梦想从崇拜偶像开始
年6月,我入盟了。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入盟前的那个秋日下午,当我把破格评为讲师的好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不一会,问我:是否愿意加入民盟?那时的我对民主党派的概念一片空白,更不知道究竟加入党派的意义。但我开始有了探究的愿望。我开始翻查书籍,在与历史触碰的瞬间,我发现我早已经认识他们。年,民盟诞生于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从她一诞生,就与中国共产党结成了“血肉相连,情同手足”的关系。《最后一次演讲》、“七君子事件”、“开国大典”……张澜、沈钧儒、黄炎培、李济深、马寅初等一大批社会贤达为了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国,一直奔走呼号于城市、乡村、硝烟,相继喋血于通衢、码头、车站。懵懂被突然唤醒,我是谁?我要往何处去?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如何做?那时我恰好正阅读《江村经济》,作者就是时任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那位睿智的老者从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到声名卓著的耄耋老人,步履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走一趟,写一篇”的工作和研究方式更是引导着我,对学术的追求,对专业的探索。年4月我撰写了《感悟费老的人生之旅》,后被民盟中央网站盟员心声录用。年民盟中央举办了费老诞辰周年活动暨从《乡土中国》到乡村振兴主题研讨会,我撰写的《时代三思:目标、路径、方向》被收录于论文集中。费老一生最有意义的是志在富民。他的学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学术。我以他为榜样,将做人诚实,做事务实,做学问踏实作为座右铭,勤恳敬业于职业教育一线,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寻找结合点。入盟20多年,在民盟这个有思想有智慧的集体中,民盟前辈们身上正直正派、学有专长、甘于奉献、修德守身、淡泊名利、自尊自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润物无声地引领着我们,自觉地走上了为社会承担责任与义务之路。我从普通的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教授;从一名盟员,成长为民盟基层委员会主委、民盟市委会常委;从一名区政协委员,成为区政协常委、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赤诚地爱着我的组织,为组织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民盟泉山委员会成立了徐州第一个盟员之家,获得民盟中央表彰,成为徐州市统战部十大优秀基层党派组织等等,一连串的喜事都让我为之振奋和骄傲。年是徐州民盟成立60周年,江苏民盟成立50周年两大庆典,我撰写小文《两代盟员,同唱一首歌》抒发了我们父女奋斗、奉献、热爱民盟的诚挚情怀。年4月,民盟江苏省委开展我们都是追梦人——庆祝新中国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主题征文,我又撰写了《两代教师委员,别样的逐梦行》,把情思付之于笔端,倾述着一片绿叶对根的深深眷恋。参政议政从论坛征文出发
年10月,我入盟后第一次参加民盟省委新农村建设论坛。从接到通知的那刻起,我就进入兴奋与紧张的状态。那是因为我撰写的《在差异与和谐中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拙文,受邀在大会上交流发言。会议一天半的时间,发言都是专家学者。我是个刚刚被评为副教授的小盟员。压力很大,但也收获满满。此次活动,让我着实领略民主党派成员的担当与履职。翻阅当时的大会发言稿,可以看到我是以“人最重要的事情就在于发现苦难的根源和幸福的根源,消除苦难的根源,牢牢地创造幸福的根源”开始的。农村的穷、脏、乱,是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现象,如何破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想想15年前参加的论坛,或许就是首次论坛发言为以后建言献策埋下了成长的种子。源头无水,何以润禾?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下,我尽可能挤出时间,孤坐在台灯下,啃读各种书籍、撰写论文、研究课题,参加民盟省委的各种论坛与研讨会。举办论坛,加强协作,集思广益、建言立论是江苏民盟最富有成效的一种参政议政形式。教育论坛、文化发展研讨会、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城镇化建设研讨会等等……成为生活的常态,我也在多次参与论坛后,逐渐成长为党派的骨干,多次获得教育论坛一、二等奖,围绕特色小镇建设在城镇化研讨会上发言,当然也有没有获奖的,但我从不气馁。我忙碌着,也收获着,平台的嫁接越来越多,我也如海绵不断吮吸,不断自主学习,自我成长……小问题、大思考,深研究、浅导出渐渐成为我参与社会活动,开拓视野的源泉。笔耕不辍,“勤”字当先。我撰写的提案、信息渐渐地被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民盟中央、省政协、省委统战部、民盟省委、市委市政府等采用,有的信息被纳入区域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有的被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先后多次获得民盟省委、市委参政议政先进个人、信息先进个人。后被推荐成为省委统战部、市委、市政协特约信息员。年被市委聘为中共徐州市委信息智库专家。政协委员从履职担当起步
年元月担任泉山区政协委员;年元月成为徐州市政协委员;年元月我荣幸地成为江苏省十三届政协委员。在担任委员期间,我积极参与政协各项活动,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先后撰写提案信息近余条,在省市政协履职量化考核中名列前茅。尤其作为市政协教育界别的委员,更是倾心职教,为职教献策。从年市政协优秀提案《职教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优势互补区域共生推进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书面发言到年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分别采纳的《关于职业教育瓶颈分析与突破对策》信息,年的省委信息专报《建议四方面发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再到年在市政协十五届十四次常委会发言《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区域可持续发展》,年的省政协提案《关于提质培优,结对共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建议》,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同频共振。先后被人民政协报、团结报、江苏政协、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扬子晚报、荔枝网、徐州日报、徐州政协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多次获得市、区政协优秀提案、优秀社情民意信息、优秀信息工作者等荣誉。作为三级政协委员,不仅建言献策,我还融入社区,担任泉山七里沟街道基层协商议事会议成员,先后深入社区,围绕三官庙村拆迁、0-3岁亲子课堂打造、老旧小区改造、排水管网改造等参与协商议事,年被徐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徐州基层协商民主先进个人。近20年的政协委员生涯,从区政协大会发言,到市政协《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大会发言,再到省政协《担起时代新使命,干出委员新样子》大会发言,稚嫩渐变成熟,岁月开始灿烂,智慧的花朵不断绽放。我在民盟大家庭中不断成长。因为根的滋养与哺育,才有叶的旺盛和繁茂。昔日,我以组织为荣耀,今日我为民盟增光,明日民盟为我而骄傲!这是绿叶对根的诉说。清风拂过,窗外枝头上的绿叶在阳光下随之摇曳,一股股暖流涌入心底,浓了思绪,醉了时光,……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时值民盟庆典,这是与中国共产党相携相扶的80年,是相依相伴的80年,是同舟共济的80年,是荣辱与共的80年。一次牵手,我们一辈子一起走。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同心同向同行,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供稿:徐州民盟
编辑:凡海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jingzixunzx.com/wbjs/13218.html